杂项板块轮动:佛教、 紫砂成新热点
时间:2015-08-06 10:21 来源:
2015年春瓷器杂项成交数量、成交总额变化图 数据来源: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(AMMA),统计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6月30日。 导言:截至2015年春拍结束,瓷杂板块依然没有摆脱调整的格局,甚至这种态势更为明显。如果一定在其中寻找亮点,那就是收藏者仍然对精品报以热情,并以高价而夺之;众多的普品则继续被阴霾所包围。一方面认为,瓷杂板块低迷将持续下去;另一方面认为,调整正处于去除泡沫化的过程,将有利于市场健康持久的发展。 杂项板块轮动:佛教、 紫砂成新热点 2008—2015年春拍佛教文物市场行情走势: 数据来源: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(AMMA),统计时间为2015年1月1日至6月30日。 在中国书画、瓷器等板块出现不同程度萎缩的情况下,佛像市场却逆势上涨,由2014年春拍的5亿元上涨到今年春拍的7.6亿元,同比2014年上涨了52%。3月纽约亚洲艺术周佳士得“锦瑟华年——安思远私人珍藏”,57件拍品取得了6110.75万美元的成绩,成交率100%;之后的嘉德2015春拍,佛造像专场“圣域庄严—金铜佛造像”近150件拍品获4189.1万元,成交率达92%。这些都是在市场疲软态势下创造的优异成交记录。 藏家对佛像艺术品的追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度,即便在2015年行情萎缩的情况下,佛像拍卖也异常火爆。近日,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国强对雅昌艺术网说:“这种市场提振是由于2014年末,上海藏家刘益谦在香港3.1亿元天价入手明永乐唐卡引起的,说明了一个高价拍品带动整个板块行情的情况是比较明显的。同时,他也表示真正好的佛像、唐卡等,本身存世量并不多,且流失海外的比较多。” 2015年春拍佛教文物共上拍了3449件作品,成交了1426件,同比2014年上拍3472、成交1713件,成交量略微下降,成交额却有一定幅度增长。其中,海外地区上拍766件,成交122件,成交额达2亿元人民币,仅以8.5%的市场成交量,占据了29%的佛教市场总额。分析佛教艺术连续走强的原因:其一,该板块尚没有像官窑御瓷在一轮又一轮的热潮中冲到市场高位;其二是佛教艺术一直就有着全球广泛的认可度,它不仅具有单纯的审美活动,而且更具精神意义。因此宗教艺术的价位上升本在情理之中。 值得一提的是,无论是3月的纽约还是5月的内地,拍卖都十分清晰地传递一个信号——中国买家的兴趣不仅仅投在金光灿然的宫廷造像上,那些来自西藏、及喜马拉雅,甚至东南亚的造像艺术也广泛受到关注。“其一,宫廷造像本就缺乏造像艺术应有的艺术创造性与趣味性,容易流为乏味。经过了数年的市场培养,现在国内的佛教艺术收藏圈已经逐渐将眼光投向更早期的艺术作品。同时,中国政府将全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,与之关联的丝绸之路佛教艺术,包括印度、巴基斯坦在内的古代佛教艺术可能随之成为新的焦点。”业内人士分析说。 上一页 |
- 上一篇:观念转变 市场倚重学术价值
- 下一篇:空巢乡村里的艺术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