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要闻 > 国内 > 正文
从海昏侯墓看废帝刘贺的2000载沉浮

    刘贺是怎样一个人?

    如今所能见到的刘贺,仅余一块股骨。《汉书》对这位废帝的记载也只有寥寥数语,大都集中在他卷入皇权漩涡的那27天时间。刘贺的一生跌宕起伏,但在官修正史中,他被抛至边缘,面目模糊。

    直到南昌海昏侯墓中一万多件文物陆续出土,墓主人的身份最终被确定为刘贺,人们的目光才得以聚焦。对继承了第一代昌邑王财产的列侯,随葬的巨额财富不足为奇。更能牵引人们走近刘贺的是他的生活器物,比如被猜测为“蒸馏器”与“火锅”的青铜器。而棋盘、孔子屏风、编钟编磬则或隐或现地通向他的精神世界。还有令人期待的4000多枚竹简与木牍。海昏侯墓考古队领队杨军在前不久的讲座中曾介绍:就目前所知的情况,这些竹简中包括《易经》《论语》《礼记》等典籍。

    随着更进一步的研究,栖身大墓的刘贺的面目将更加明晰。

刻有“大刘记印”的印章

刻有“大刘记印”的印章

编钟

编钟

青铜豆形灯

青铜豆形灯

    经由简牍之桥

    指导海昏侯墓考古工作的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说,刘贺“应该是个兴趣广泛的人”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前所长刘庆柱部分认同这种观点,“墓中出土的一些文物,至少反映这个人有收藏爱好,注重精神生活。”刘庆柱指的是墓中发现的商、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青铜器、玉器等。

    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副组长张仲立则在接受《第一财经日报》采访时提出:“这些早于刘贺生活年代的文物,的确是令人耳目一新的。实际上刘贺墓出土的很多东西,一方面表现刘贺本人的嗜好,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整个昌邑集团生活状态的反映。”除了古董,棋盘以及乐库中精美的青铜编钟及铁磬也引起关注。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仇鹿鸣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,编钟、编磬仅仅是墓主等级的象征,与个人爱好无关,棋盘则反映了当时贵族的普遍趣味与生活方式。“最能反映墓主爱好的,还是竹简。”他期待着出土竹简所含书目完整公布。

青铜雁鱼灯

青铜雁鱼灯

    简牍的剥离、整理与释读,也正是海昏侯墓考古中很具挑战的工作。目前外界知道的仅仅是考古队杨军所透露的内容:“《论语》《礼记》《易经》,养生类书籍”。刘庆柱说:“实际上,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,这些儒学典籍是贵族中普遍流行的,反映的是一种时代特色,很难说他本人对此有多少研究。”海昏侯墓中的典籍,让刘庆柱联想到了马王堆出土文献。在西汉初期的这座侯墓中,出土了大量兵占书、《老子》等典籍、技术类书籍。刘庆柱认为:“这与西汉初期道家思想的流行很有关系。”

    经由简牍,人们能否深入刘贺的世界?这要取决于出土简牍的保存情况,似不乐观。刘庆柱曾受国家文物局委派,到海昏侯墓考古现场参与研究,就他所见,“墓中的简牍保存状况很不好,与马王堆和湖北等地的考古发现差距较大。”他进而对“海昏侯墓超越马王堆”的说法提出了不同意见:“两者没有可比性。就墓园结构而言,这座大墓更完整;但就出土简牍和学术研究意义而言,马王堆显然更为重要。”